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怒:有些怒不可有,有些怒不可无

2017-04-26 19:30 生活·感悟 ⁄ 共 78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才能和智谋都属当时一流,奈何遇到了诸葛亮,三次用计都被识破,一气之下急怒攻心,以致身亡,只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的确,相对于“喜”来说,“怒”是一种需要控制的情绪。

“怒”,《说文解字》曰“恚也”(huì,表愤恨)。作为七情之一,怒是人的本能,很少有人能说自己没有发怒过。生活中凡是与怒沾亲带故的词语,都让人有避之不及之感,如怒气冲天、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目圆睁……正如武侠小说中的“七伤拳”,发怒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因此制怒抑怒既是养生之道,也是处世之道。古代的许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之术:无论在哪里任职,林则徐的书斋总悬有“制怒”匾额,自警待人处事要冷静慎重;草书大家张旭,每每“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清代文学家李渔曾说:“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然而,“怒”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即便是君子亦应有所喜怒,喜怒不可不发。孔子的修养极好,待人接物都是圣人风范,却也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时候。中国有句老话:“气血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出于个人意气血性之怒,是当制之,而为真理、正义之怒,则是责任与原则的体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怒向刀丛觅小诗”……没有一点嫉恶如仇的怒气,哪里会有什么骨气、正气呢?

不过,“怒不过夺”,也就是说君子不会因为发怒而迁怒于别人,更不会做出格的事。鲁哀公曾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认为,能控制自己,不迁怒于人,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品行。

当喜时,漫卷诗书喜欲狂,当怒时,横眉冷对千夫指。怒而有度,“火”而有理,威而有智,看似是简单的情绪管理,其实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