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三十而立”立的究竟是什么呢?将“三十而立”放在整个君子之道的修养过程中来理解,可以发现孔子所说的立,是指通过多年对于礼乐的学习和掌握,对其有所把握,能自立于此并且有所固守。“三十而立”立的正是之前的所学,立的是礼。
在这里,“而立”成了一个词,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还用其代指三十岁。但当我们回过头去看这句话,其实“而”原本是作为连词使用的。
说起而的本义,大概少有人知。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须眉是男子的代称,因为古代的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须就是指胡须。而呢?恰与须相似。甲骨文中的“而”就好像人脸颊下垂着三五不等的毛发,也就是指颊毛。后来借用为了第二人称代词,便成了“你”;借用为连词,便可用来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假设等关系;借用为语气词,等等。其本义反倒极少出现了。
作为连词的而,经常出现在古代经典典籍之中。它发音圆溜,连接上下文的时候恰好担起了承上启下之责,无论是去来起伏还是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不拘一处,都可用之。但是这并不是说它自己本身含有这么多语义关系。《马氏文通》言:“而字之为连字,不惟用以承接,而用为推转者亦习见焉,然此皆上下文义为之。”也就是说,“而”作为连词使用,其所表达的语义关系,是由其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决定的。事实上,“而”所承担的,也就是过递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去看带有而字的词或者句子,去理解而的意义,最主要的还是理解上下文的意思。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一种东西是不能产生新的东西的。当我们回顾中国古代思想史,可以发现,她如此源源不断,显示着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她赞成多样性的统一,反对单调呆板的一致,她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丰富自己。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也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不仅是各个民族的融合,也是吸收并消化外来文化的结果。这就是和而不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而”在这里表示转折。
《论语》第一篇名为“学而”,取自第一章“学而时习之”的前两个字,后来借指《论语》。学而什么呢?除了学而时习之外,还要学而思、学而用、学而行,还要学而不厌,还要博学而笃志,还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里的而,承接了上下两个词,所强调的正是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还应该做到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