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老: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2017-08-08 22:22 生活·感悟 ⁄ 共 131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老”就是指老人。追根溯源,“老”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解释为:“老,考也……言须发变白也”,《殷墟文字类编》中说:“(甲文)象老者倚杖之行。”“老”就是一位披着长发、弯腰躬身、拄着拐杖蹒跚行走的老人。弯腰躬身、腿脚不便是人衰老的特征,而古时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剃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长。

一提到老,我们总会有些感伤,因为它让人看到岁月悄无声息流走却无可奈何,看到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而无法抗拒。然而,天增岁月人增寿,老是衰弱与蹒跚,同样也是沉淀与积累——最好的年华从来与年龄无关。杜甫诗曰:“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告诉我们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其力,而是用其智。老人阅历丰富,人情练达,是为智者、师者,故古谚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之说。

       史书中,姜子牙半生寒微,直至七十多岁在渭水之滨垂钓时遇到周文王,而后出山辅佐武王灭商,成就一生伟业;五十多岁的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在即将南下征讨荆、吴时,吟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虽老,心犹壮;东汉大将军马援曾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在年逾六十时还请求上前线作战……人的志向高远不受年龄局限,若少年是小树之欣欣向荣,壮年是大树之郁郁葱葱,那么老年则是古树之直指苍穹。

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古代民间风俗习惯的长期留存,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文化、责任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诗经》中即有“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等句,以表对老人的尊崇;孟子在答齐宣王时,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尊老提到了治国之道的高度。此外,秦汉每年仲春、仲秋的养老礼,唐宋政府的给养奉老,明朝的“尊高年、设里正、优致仕”,清朝的“千叟宴”……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世代传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家庭之福,更是良好的社会风尚。

不仅如此,简单一个老字,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活中,我们常叫父母老爸、老妈,家里兄弟姐妹多的,父母会按排行叫我们老三、老幺;两人认识久了,见面互呼一声老张、老李,一句“我们是老友”,关系顿时亲了许多;学校里,一声老师,就是一分尊重与爱戴……这里的老,和岁月、年龄无关,与一辈子割不断的亲情有关,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尊重有关——老,又是如此温暖。

对于一些事物、一座城市、一种文化和精神,“老”则意味着历史、价值和永恒。一栋屋添上个“老”字,仿佛就有了每个人成长的痕迹与回忆;一条街加上个“老”字,仿佛就写满了市井的繁华和文化的气息;一家店若是“百年老字号”,仿佛就吐露着岁月的沧桑……老歌唱出心声,老照片见证变迁,文化越老,越源远流长。

朱自清很喜欢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便模仿写道:“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确,老当益壮,是志之高远;老有所依,是社会之福。老,是时间的礼物、岁月的雕饰;是人生走过春生夏长,来到秋收冬藏;是夕阳历经了沉浮,却仍洒下温柔的光辉,幻化出别样的云天。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