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画: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2017-08-17 22:29 生活·感悟 ⁄ 共 114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画,是中外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的设计、食器的装帧、房屋上的雕梁画栋……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画美化了人类的生活,也美化了人类本身。

画,繁体写作畫。甲骨文中的画,上面也是聿,像手拿着笔规画,到了金文中,字形有所变化,下半部分用“周”或者“田”来表示,像是拿着笔画田界,突出了划分田界的意义。因此《说文解字》说“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其本义也就是划分、分界,比如《左传》中的“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除了本义之外,画也有签署、书写之义,比如画卯、画押、画可等。事实上,文字的起源就与画有关。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用图画或者符号来记事表意了,但这些图画图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唐兰先生曾说:“真正的文字,要到象意文字发生才算成功的。”也就是说一些典型的象形字如人、马、鹿等等,最初还只是图画,只有在跟图画有明确界限的文字开始产生之后,它们才逐渐与图画区分开,成为真正的文字符号。比如人们用来表示“大鹿”,而不是画一头很大的鹿。

文字的发展渐渐脱离图画,而绘画的基因却仍然遗留在人们身上。从远古的彩陶,到青铜的纹饰,到秦瓦当、楚帛画,到汉代的画像石,都与绘画艺术息息相关。自魏晋六朝以来,随着人物品藻兴起的人物画,随着寄情山水产生的山水画,随着佛教传入、佛寺建立产生的宗教壁画……不同的画在历史演进中不断丰富创新着。

中国文化讲究“道”,中国的绘画也讲究道。《周易》的卦,便是古人对道的理解:“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画卦,其实可以看做他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模拟,无论是八卦还是在八卦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六十四卦,都是通过对自然的简单描画来表示其形象和内涵。而中国的绘画,也恰恰是这样的。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山水画,更是成为了一种道的文化载体。笔墨描绘着线条,组织着内容,安排着高低上下左右,在对天地的把握中,展现出绘画更深层次的涵义。从山水画中,观者不仅看到四时的更迭,也看到了生命的不息。婉转的流水、险峭的山石……自然山水的种种形态,就在这方寸之间生长,宇宙天地的伟大,也就在这画家笔下展现。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绘画常常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去俯察游观所描绘的对象,“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用文化宇宙的法则,和能够体会这种法则的心灵,去组织描摹,从而将宇宙融于笔下,把世界倾注笔端。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卷轴、壁画、屏画、扇画还是木版画,毛笔、水墨与丹青创造了一件又一件让人目眩神迷的作品。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中国的画家们,用一支笔,画出了千般世界、百样人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