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惊鸿兮风为翼,怜朝露兮草作床。
温旧梦兮情如蜜,思故人兮泪断肠。
二十一
从这个分析来看,双向货币的国家贸易,对双方经济的货币总量并没有太大影响,其真正的改变就是有贸易盈余的欧洲人,在美元和美元资产(可以是美国的股票和债券,也可以是美国的公司和房产等等)的拥有权上增加了。而以外汇自由兑换为工具的本意,是将欧洲人的这些美元资产加水稀释(当然骗这些资产去买次贷,就是加三聚氰氨),同时改变贸易交易中的不平衡。
当然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外汇交易里,国际贸易的比重很小,因为各个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松紧不一,就出现在低利率的国家借钱,到高利率的国家投资的食利交易(Carry Trade),而造成货币兑换率扭曲的情况。而任何一个中央银行发觉其货币流通量过大,通货膨胀压力增长,希望以提高利率的方法来遏制货币创造,在自由兑换体系下,就因为利率的提高,引发逐利外币流动资金的涌入,而导致这一调控工具失灵。
而这些蜂拥而来的外资,如果你与国际接了轨,就会如履平地的昂首阔步,进入你整个银行体系,帮你大幅度创造出货币总量,导致整个经济过热,借贷规模过大,通过银行借贷放大器翻倍扩充,就把你的股票和楼市,一路炒上去,直到开始出现借贷的坏账而导致整个系统急据萎缩,然后就在一片惨叫声中,外资又大幅度出逃,自由兑换的外汇率向相反方向移动,所有信贷,包括实体经济的信贷干涸,导致金融和经济危机。
这样的事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发生过一次,而今天在韩国大概会重演一场。而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两道防火墙,就是中央银行控制的鸟笼兑换系统,和对外资,尤其是流动性的非生产性投资的严格控制。而中国政府坚守住了这两个长城,就是中国经济能够逃过这次全球金融灾难之灾的主要原因。
第三种,就是单向的货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比如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由美元结算。当中国公司买了美国货时,就将其账户中的人民币,发给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就从其在美国的日常资金账户中,转账给美国公司,然后回到该公司的银行。而当美国公司买了中国货时,就将其银行中的美金转给了中国公司,然后中国公司,就把这个钱打进中国中央银行的账户,然后中国中央银行就按照兑换率,换出人民币给中国公司。
所以说,如果中国是贸易逆差的话,人民币的货币总量不会变,但是中央银行的美元资产会缩减,即流入到美国公司的账户里,同样不改变美国的货币总量。但是当中国是贸易顺差的话,中国中央银行的美元资产会增加,从美国公司的账户流了进来,同样没有造成美国总货币量的变化。
不过中国中央银行,兑换给中国公司的那些货币,却是真的新增的货币流量,就会在货币贷款放大器的倍数下,造成流通过剩,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另外一个会增加货币流通量的方法,是外币资本流入的投资。这些外币在中国中央银行那里换成人民币,放进银行,然后被你这么一乘,就很可观了。而被中央银行换到手的外币,比如美金,就从来都没有离开美国的银行体系。唯一不同的是,贸易顺差增加出的人民币资产,是由中国公司持有,而外资投资的人民币资产,是由外国公司持有。
二十二
所以在贸易顺差和外资投资的两个外部力量的影响下,即使中国的中央银行没有放松银根,货币总量还是被创造出来了。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货币流通过剩,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高涨。中央银行可以做的比如发行央行债券来吸收多出来的人民币流动资金,和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利率。
其实即使是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中国面临的还是主要是通胀压力。虽然说中国中央银行又减息,又降银行准备金,大有点惊慌失措,不知所谓的样子,或者要表达出和各西方国家央行共同进退的姿态。但就要沉着一点,看一看中国的出口到底下降如何。因为如果中国是世界上资本家们,看好的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亮点,那么外币的投资还是会进来,中国的经济还是会以通货膨胀为主。而由出口下滑导致的产出过剩能力,还是应该以内需消费的增加来转型。
第四种的国际贸易形式,就是比如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用第三国的货币,美金或者欧元来交易。这种交易的情况其实和中美交易一样,就是中国顺差的时候,导致中国持美元资本增加,和人民币新货币量上升。而在逆差的情况下,对国内货币没有影响,但就是美元资产持有减少。
从这里笔者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之中,中国赚到的美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美国的银行系统,而是以美国国库券,或者是现金市场基金的形式,在美国银行系统里存在。所以那些企图指责来自中国的资金,是造成美国低成本借贷,和过度消费导致金融危机的人士,完全是胡说八道。
因为这些转入中国央行在美国账户里的美元,不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美国银行系统创造出来,付款给中国人的。如果中国人把你这1.9万亿美元的现钞,拿回中国埋在中南海的后院里,当然就会减少美国银行系统创造出来的资金过剩情况。但问题是,这可能吗?而且你创造资金出来的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连续20次的减息,和美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票券业务和房地产上毫无止境的疯狂贷款。而中国央行这些钱根本就没有增加美国经济里的货币投放量。
当然有人可以争论说,如果这个钱是在现金里,而不是在美国的10年国库券里,就不会导致美国30的长期房贷利率过低。但是这些人士忘了,造成美国房地产贷款的问题,不是因为长期利率,而是因为短期利率的3年,5年浮动利率,只付利率贷款(Interest Only),不用付头款,次级信用贷款等等,这些创造性的违反贷款原则的行为。
另一个结论,就是其他人指责中国操作汇率是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这个指责也是一派胡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会造成中国出口的降低,和人民币货币投放量的增加的幅度减少(因为中国中央银行不需要换那么多美元),唯一的变化是美国银行体系里,中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资金减少,美国人自己的公司会增多,但对美国的货币总量没有丝毫影响。但是问题是美国的总货币量增加并非是为了补偿美国从外国进口的需要,而是因为推进信贷而提高负债已经成为美国唯一的经济发动机,而且希望靠这个发动机带动美国的GDP增长。
二十三
信贷被用来支持金融业的各种票券买卖和金融衍生工具买卖,被用来支持房地产价格,被用来购买大宗消费品,比如说汽车等等。从2001年开始到2006年,短短5年之间,经过美国联储局的大手一挥,每年10万亿的金融贷款货币创造出来了,每年2万亿的房屋贷款货币创造出来了,诸如此类,你那一年的外贸赤字,消费贷款货币,只不过区区8千亿而已,算不得什么大数。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为啥笔者说过,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能用来进口能够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等,和不能用来进口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品的话,那么在美国赚了还是赔了,都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有太大的影响。
就是说现在包括中国政府的最高层经济决策人,其想法还是停留在一个企业的微观经济角度上,即是我那1万9千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否安全,是不是回报率好等等。这种思考方式就是把自己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当成了一个企业的运作方式,其着重点是如何从这个货币总量中,通过不同方式的投资,无论是你所谓安全的美国国库券,还是风险大的次贷债券,或者是觉得这个货币是否保值等等,都不是一个大国的眼光。
其实作为一个大国,又不是其他小国家,没有办法,一定要追求储存其他大国的货币。中国的巨大美元储备,自己又不掌握发钞权,自然对其价值会不会贬,会不会升,没有主动力。这些价值的增长或缩小,完全取决于发钞银行美国联储局的随心所欲。除了大概5千亿美元,要用来保证日常周转之外,任何多出来的美元储备,不论是在美国赚了什么样的利息,或者是做了厕纸,对中国经济的运作,没有丝毫作用。
那么一种流行但是充满谬误的理论是,如果中国不控制住美元资产,美元汇率就会大跌,导致中国出口的减少。这个看法实际上是同那些认为因为中国的美元资产导致美国信用过度扩张的的看法一样。这些观点的最大问题是,死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供需平衡,以为储蓄和消费必须平衡,所以才得出因为亚洲的过度储蓄,导致了西方的过度消费。这些观点错误,在于没有明白在西方1970年后,兴起的新金融体系,通常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的金融系统,已经完全不在遵循由储蓄创造贷款货币的游戏规则,开始了实物,然后以实物代表的符号,最后就是纯粹的符号,进行货币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代表货币的符号,如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就会以天价的方式,带动货币的过度创造,而当实物的生产能力,不能消化这些创造出来的过剩货币,比如说年年开工的房屋,当然会造成各种商品的暴涨。而美国和西方之所以,只是经历了不动产价格的狂涨,但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仍然低廉,是得益于外部生产能力,比如说中国长年提供的生产能力补充,帮美国消化了其过剩的货币创造。
但是这个过程之所以不可能继续进行下去,是因为不论中国的制造商们如何依靠压低工人的工资,牺牲环境,来保持这个低价来帮助美国防止货币过度创造的通胀压力,这些压力最终还是要反映到实际经济的瓶颈,即能源和原材料的短缺。因为你美国创造的货币太多,你就不可能按照一个低廉的价格,来创造出可以吸收这些货币的商品,自然导致的结果就是能源和原材料的大幅度飙升。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导致中央银行试图用利率到防止过热(其实就算中央银行不行动,实际利率必然会根据通货膨胀而上扬),就导致了所有借贷行为的重新估算,而最薄弱的次贷自然就首先成为这个重估的第一张牌倒下,而一连串的反应,就会让整个系统崩溃。
二十四
所以说,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亚洲人的储蓄率高不高,没有丝毫关系,更和中国政府是不是一定要把手上的美元,来买美国国库券进贡,也没有丝毫关系。唯一的不同是,当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的国家,持续提供价格低廉的商品,帮美国人吸收美国银行体系毫无节制制造出来的美元,就会使这个过程继续下去,推迟引爆。
但是要使这个过程尽量推迟,你就必须要求世界各地的人民,不仅是帮美国制造的东亚人民,继续拿低廉的工资,过贫穷的生活,还必须要求供应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原材料的国家,也要过苦日子,这样才可以继续输血给西方发达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非洲,这个主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穷。因为非洲不穷的话,不充满战乱的话,许多资源可能就会被当地人拿来消费了,从而增加西方经济运作的问题。那么你就更容易明白,当中国的投资进了非洲,不光是中国人自己的消费带动这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而且中国人在非洲各国大兴土木建立起来基础工程,开始让非洲人也可以享受一下,而这就造成了西方经济运作的不可持续性。
反观中国,如果中国政府的施政目标只是停留于由落后的内地提供低廉的劳工,以中国的环境,尤其是空气和水的牺牲,来替美国人保住好日子(当然可以美其名曰,保住美国就是保住中国),就不能在内地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就必须只是让出口加工业成为主要的支撑工业。当然最好的就是,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导致各省市和地区,大家忙于互相之间的厮杀,回到1920-40年代的局面,中国人才没有机会进行自己的国家建设,中国人民就无法去争夺为西方人储备的廉价资源和原材料,就不会抢了西方人的好日子。
那么中国在手上拿的那一大堆绿色的废纸美元,如果不能转化成对中国自身建设有效的实际物资,比如说可以建立起中国一流的高速铁路网,高速信息通迅网等等,或者提高中国工业水平,如精密机床,精密仪器等等,或者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比如说买断欧洲生产医疗仪器的公司和技术,由国家补贴全国配置,以满足国家医疗保健的需要等等。
当然现在喊到美国救市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估计旧势力的代表们,会想出其他的花招,来变相救市。比如说,美国7千亿的救市债券中的头一批2500亿,中国就会去认购8百亿,但不是去救市,而是因为中国从来都是会以对美国贸易顺差里的60-70%去买美国国债,那么中国如果有1200亿(2007年水平)的顺差,那不就是800亿吗?所以说这个不能算是到美国救市,而是一个正常的操作。说这种话的人,估计是当俺们小民无知,因为事实是,中国政府近几年来,已经不再将多出来的外汇盈余去买美国国债了。如果不是怎样的话,中国的美国国债持有量不会只是区区5千亿这么低吧。
是不是中国就完全不救这个世界呢?在这个月的24号,亚洲和欧洲的45国家将在北京召开第7届欧亚峰会,估计可以开成一个向中国要援助的丐帮大会。而中国政府应该拿出一张2008年,从拉萨骚乱到奥运会之前,各国的大事记,辨别敌友,区分对待。象那些牛皮哄哄,大力抵制中国的东欧小混混们,比如说波兰,捷克之流,就要让其自生自灭(而且这帮混混可是连俄罗斯和德国都得罪了)。
而对中国的朋友,而且对中国国家利益相关重大的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就一定要救。而对那些美国的殖民地,如韩国之流,要救就必须有条件。比如说让美军基地退出韩国而增加中国的周边安全。如果没有利益在里面,那么还是等韩国人自己的老板美国来救吧。
二十五
当中国政府不再仅仅用在商言商的小家子眼光,看待自己手上这一大堆外汇美元储备的话,对外汇储备的利用,立即就会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有几个地方可以利用现在美国和欧洲洪水滔天的时候,撑住竹筏去打捞浮财。一个是基础工业中的设备,像前文提到的精密机床等(现在甘肃和辽宁的企业已经开始干了)那些可以对中国整体工业水平和工艺能力提高的技术,中国政府应该在外汇储备里拿出5000亿基金出来,支持中国企业的操作。
二是中国国防工业,可以趁欧洲,都面临大萧条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购买对中国军事技术发展有益的技术。估计在这个非常时期,欧洲的政府一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公司绕过欧盟对中国的军事禁运,而赚快钱。
第三是大规模收购欧洲的新能源公司和节能技术,趁现在生产萎缩的机会,将节能率推上去。
第四是等能源价格在今年底和明年中这个阶段继续走低的时候,增加中国的能源储备。
第五是在在中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西亚的哈萨克斯坦,南亚的巴基斯坦,开始做好美军撤退的准备。和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开始加大投资。在这些国家里,开始逐渐建立起统一的市场,和以人民币为主体的经济圈。
第六是在非洲,继续加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和粮食工业的建设,同时在基建工程中,使当地的非洲人民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逐渐把这一双边互利的贸易,转化为用人民币进行,从而形成一个中国经济的外伸基地,进行一个有利的自身循环。
从这个大局着眼,那么中国的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的运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把这个国家的主权基金,当作一个对冲基金来运作,根本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作为,更不要说这个对冲基金的运作,让笔者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幼儿园的基金经理的操作水平。
从笔者对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得出的结论就是用中国的人民币本币来结算,对中国最为有利。在贸易顺差的时候,可以增加中国对对方货币资本的持有量,但就不会为自己的经济带来过剩货币的通胀压力。而在逆差的时候,只是让对方国家增加在中国经济中的人民币资本持有量,如果这个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不牵涉到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如军工,通讯,媒体等等,就是把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中国的稳定和繁荣,绑在了一起(象不象美国的绑架方法?),而带给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的好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中国要想保持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而又想减轻贸易顺差带来的货币总量增加,一个主要的变更就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结算中,利用人民币本币结算。如果中国用人民币至少作出口结算的话,在世界对毫无节制的美元发行,和胡作非为的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失去了信心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人民币在美元衰落,和欧元仍然疲软的情况下,为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次序,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
二十六
中国可以采取的步骤是,首先在和中国贸易比较稳固,而又受到当前系统排斥的国家,如伊朗,苏丹,和缅甸等等,启用人民币结算。第二步,就是在非洲的投资和外援,开始用人民币。第三步,就是和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地,开始互相运用对方的货币,进行进口交易,但用自己的货币进行出口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中投公司的作用,自然是要为这个人民币贸易体系提供一个境外的影子中央银行的作用。当中国的投资和外援是以人民币结算的话,而非洲国家需要美元去美国进行产品购买的话,中投在非洲成立的中非银行,就可以为其作美元兑换。一旦中国牢牢的把人民币兑换抓紧在自己手里的话,就可以为这个新的国际贸易货币成长,提高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而通过中国和将来的海湾货币(以沙特阿拉伯领军)之间的兑换安排,和俄罗斯卢布,欧元,日元等都形成关系,以中国的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和外交覆盖力为后盾,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中国政府在理财上建立起的国际信用为信心,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主要货币的地位,并不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的外汇基金里,完全拒绝做投资或投机性的逐利活动。这里要考虑的是否可以有香港的金管局牵头,将外汇基金里的一部分,比如说10-20%,即2千亿-4千亿美元,加上香港的1千亿美元,由香港政府,仿效新加坡淡马锡基金的方式,出去做商业性的投资。而中国政府无需对此进行日常的细节管理。
这里笔者就顺便提一下香港应该进行的金融改革问题。其中头一个就是香港应该考虑逐渐和美元脱钩,而转而和人民币挂钩,开始利用中国中央银行的实力,即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来保障香港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然后香港经济角色的定位,就是中国三大金融中心(另外两个是上海和天津)之一,以服务于以泛珠江三角洲的中国的9省2区1市(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9省,香港,澳门2区,和重庆1市),并加上加入中国经济圈的东南亚数国。把港币和澳币直接和人民币挂钩,可以简化该区域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的流通成本。而香港的稳定基金,可以逐渐由中国中央银行提供,划出一定份额给香港金管局处理,维护该地区的金融稳定。
而在市场构成方面,除了考虑上海对长三角的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和天津对环渤海的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在各种大宗商品市场,期货市场等等,都可以考虑不同的分割,比如伦敦,纽约和芝加哥类似的分工,以避免恶性竞争。
在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和一个健全的以人民币和港币为主体,而不是美元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中国是不宜进行香港和内地的直通车安排,和对国际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浮动额可以适当调整,但就不宜完全放开,只有当世界贸易和金融中的人民币流通量,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中国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的干涉,就必须保持经常性的力度。
二十七
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逐渐衰落的同时,欧元由于其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并没有实力可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而人民币由于中国的潜在实力,如果可以有效的将邻近的一些国家,比如人口庞大的东南亚等,包括在其经济体中,人民币是最有可能分担美元的国际货币中的很大一部分功能的货币。
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还是资金市场,都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发展,来应对这一划历史时代的大变迁。到底中国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也许回顾一下,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是怎样走进了穷途末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教训。
前文笔者谈到了银行贷款在生产和销售企业中,创造货币的作用,现在就谈一下,当银行开始向消费者进行消费贷款,而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的影响。本来银行的信贷是来源于储蓄,而储蓄是消费过后的结余,是不应该对消费贷款的。但由于本身消费可以拉动生产和销售,而且由于分配的不平均,利用消费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把一部分富人,不能消化掉的积蓄,贷款给储蓄不够的穷人。这个用利率来劫贫济富的过程,就好像俺们知道的黄世仁和杨白劳的关系一样,如果这个利率过高,而贷款人的收入远远不能应付利息的压力,就会造成储蓄率的进一步降低,而导致贷款的减少。
当然现在的消费贷款很少是因为杨白劳那种生活困难而不得已为之,而更多的体现在人性的及时行乐(Instant Gratification)的弱点上,就被见缝插针,见血就吸的商人们,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说动人们寅吃卯粮。大概现有的消费贷款通常是三种方式,一是房屋贷款,一是大宗商品贷款,包括汽车,冰箱和其他电器等等,一是其他小件购物的信用卡。通常房屋贷款和汽车贷款,都以房屋和汽车作为抵押物,如果你断供,就会被收回来抵消部分或者全部的欠款。而其他的大宗商品,和信用卡,通常是无抵押贷款。对消费的贷款,如果运用的适当,对经济的带动非常大,但如果失去节制,个人和家庭负债率太高,导致整个国家储蓄率过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现在美国面临的就是人民的负债高达53万亿,储蓄率在零点甚至负数,这是中国在推行消费贷款中,需要警惕的一个要点。
而在银行贷款创造货币的时候,不一定要和实物经济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有关,可以完全由资本符号的虚拟经济,来支撑这个创造过程。首先就是股票的产生,使企业可以绕过银行贷款这个方式,在资金市场直接融资。第二个方法,就是企业自己发行的债券,虽然很多情况下,通过银行代销,但银行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已经不是直接的贷款者,而是一个收手续费的中介角色。
当投资人觉得银行利率太低,存在银行虽然风险小(因为其中部分受到银行保险的担保),但如果在股市上投资(而不是投机)正确,长远来看,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收益,比如说美国长期股市回报是8%。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股市的各方都是赢家。企业以出售自己的部分股权,以低价成本筹集到资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如果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因为自己的公司业绩的增长而上扬,使整个公司的总市值在少数流通股票的杠杆原理下,大幅增长,自然为公司的商业信用增值,使下一步的融资,不论是增加发行新股,还是发现公司债券,还是以公司股票进行抵押商业贷款等等,都比较容易。而对投资的个人,可以从公司的增长之中分红,而且享受股价增长的好处,也是一件好事。
二十八
但当这种保守的长期投资计划,被短期的股价投资行为而取代,希望快进快出赚大钱,就不惜违背任何合理的经济考量,就使这个股票市场从一个可行的融资市场,变成了一个大赌场。
将股市变成一个赌场,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个就是要放弃传统保守的对企业的衡量方式,比如回报率,销售增长,企业利润率等等,而用一个概念股的方式,来对股票进行操作。不排除当一个新兴的工业兴起时,会有些公司发展的非常快,尤其是90年代中期的高科技股。但这种概念股的操作,却是通过推销一副美好的未来蓝图,就开始将股价狂炒。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些股票价格高得不合理,但信奉的是一个叫“大傻瓜”原理。就是俺从你这里用天价买了这个股票,俺是个大傻瓜,但是会有一个比俺更傻的大傻瓜用比天还高的价,让俺出手。而这样一轮过一轮的在傻瓜手上击鼓传花的过程,就会当你听到菜市场的大妈,和门口擦皮鞋的大爷,都在大谈股经的时候,就会突然鼓停,然后在最大的大傻瓜手上,整个股市开始狂跌。
当然俺们就开始看到诸如索罗斯之流的大鳄在那里哈哈大笑,说是已经卖空多少多少亿了。这就是俺们中国要开始的融劵。但是如果这些股市里翻腾的钱,都是私人资金的话,虽然拿着花的大傻瓜,可能会一头撞墙而死,整个经济的影响除了银子搬家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损害。而由于毕竟亏钱的小股民都是穷人,钱不是太多,就算是集腋成裘,这个饼子估计都不是太大。缺乏的银行的贷款来创造货币,就不太可能创造出多少多少万亿的股票市场总值。
而要让这个过程好好的大玩一场,就要使银行可以向股市投资者贷款,来创造货币。这个就叫融资,也是俺们中国要开始搞的东西。好了,股票可以赚钱了,邻居的阿二不种红萝卜了,邻村的阿三也不跑单帮了,芙蓉镇的阿四也把杂货铺关了,开悦来客栈的见人扒皮老板爷,和开快活林的红袖添香老板娘,加上伶牙利齿的王大妈和李大姐,都来股市开赌了。而俺那个养鸡场,开始了数字化管理,据说可以通过互联网把鸡蛋卖给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亚马孙丛林里的不知叫嘛名的土人,就风风火火的上市了。
因为可以融资,银行借了(创造了)1百万给阿二买了俺的股票,然后借了2百万给阿三买了阿二股票,然后一轮一轮把花传递,从阿三,阿四,扒皮哥,添香姐,然后到王大妈。就在李大姐没有机会买到养鸡股,而捶胸顿足的时候,鼓点停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个状况呢?便于简化,以银行收10%利息来计算:
第一手,俺买了原始股,1百万在兜里。
第二手,阿二借了1百万,卖了2百万,还了110万,赚了90万。
第三手,阿三借了2百万,卖了3百万,还了220万,赚了80万。
第四手,阿四借了3百万,卖了4百万,还了330万,赚了70万。
第五手,扒皮哥借了4百万,卖了5百万,还了440万,赚了60万。
第六手,添香姐借了5百万,卖了6百万,还了550万,赚了50万。
第七手,王大妈借了6百万,成了最大的大傻瓜,被套住了。
银行总共贷款出去2100万,收回款1650万,有660万本利变成了坏账,王大妈宣布破产,结果银行损失450万。那么这450万哪里去了?对了,进了俺们所有在中间炒卖的人腰包里了。
可是银行系统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当然不能让它倒了。于是政府跳进来救市了。
二十九
所以这个玩法,最主要的关键是要拴住政府这头大蠢驴,才可以解决谁来最后付账的问题。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来付账,其实就是全国人民来付账。当然从美国的情况来讲,就是世界人民来付账。
那么有几个问题要问清楚,就是为啥银行还是要死命往股市里贷钱呢?这就是一个收益和风险对比的问题。因为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是大家都明白的问题。那么如果你能做到风险由政府来支撑,收益由银行来享受,而在各个银行就是风险由银行来支撑,收益由具体经手人来享受,那么事情会怎样发生,就不言而喻了。
加上政府的干预是,如果情况爆棚,政府落得大收印花税,大家一片笙歌燕舞,何乐而不为,人人每天谈论谁又成了新的股神了,谁在全球或全国富豪榜又向前进了,是没有人会在意最后的鼓点是在哪里停敲的。而一旦情况有变,当股市要调整自身的不合理大泡沫的话,要求政府救市来保证“社会稳定”的老歌,就开始响彻云霄了。
了解世界历史的人大概很清楚,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发生非社会稳定的事情,大多和基本民生,即大多数的穷人衣不裹体,食不饱腹有关。而这种民生物资的极度缺乏,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才是造成一个国家社会动乱,政府垮台的最主要因素(当然印度是一个例外)。你那个忽悠人的股市(还有楼市)从高点上跌一点点,本来就不是俺们城市里的广大中下阶层,更不要说7-8亿住在农村的农民休戚相关的大事。最后在股市中被玩砸了中产小资们,怎么看都不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主。
不过,要是一个金融体系,可以“成功”的将这个创造货币的过程,达到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推断经济繁荣的。正如格林斯潘老爷子的说法一样,当时他也看出了金融失控的隐忧,主张美国政府加强管制,可是他放出来的老虎,已经闻到了血腥味,哪是你想甩两个响鞭,就可以乖乖的赶回笼子里?
货币的创造听起来很严肃,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说,有一天晚上,俺的神经有一根接错了线,爬起来画了100张鬼画符。第二天几个大鉴赏家的酒肉朋友,来鄙舍喝酒,一看之下,惊为神物。马上几家报纸,几个电视上一张血盆大口,俺就成了梵高再世,八大山人投胎了。于是苏富比开了一个拍卖会,酒鬼中的一个大款开了1千万,买了一张。好了,这样俺那100张鬼画符的总值,就成了10亿。那么就可以用这些破纸去银行申请10亿贷款了。
那么凭什么银行认为俺这些破纸可以值这么多?因为大家不光是对这些纸有信心,而且苏富比的公开价摆在那里。姑且不论俺的小圈子酒肉哥们是真的觉得俺是个疯子(因为梵高和八大真的都是疯子),还是大家玩一个仙人大跳,就行中国风行一时的普洱茶之流的操作,反正大家都会上套。
当然大家愿意相信俺的鬼画符值钱,还要有一个未来的预期,就是这些鬼画符将来会越来越值钱,不光是有收藏价值,还有投资价值。所以说苏富比那里,就要多玩几轮,让头一次买了人一转手就赚了5百万,这样一个市场就创造出来了。
三十
现在你把俺的鬼画符,换成股票,把苏富比换成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把俺的酒肉朋友们换成华尔街上呼风唤雨的投资行老板,华尔街日报上的专栏名写手,CNBC上的名嘴等等,你就看明白金融行业的运行机制了。
就是说现代金融的贷款货币创造已经和你的银行存款和储蓄率没有太多关系了。你要的只是一个符号,就可以贷款。当然这个符号可以是一个实物,比如说一幢房子,或者是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商品(如石油),或者是一个稀有金属(如黄金),或者是一个收藏品(如古董或艺术品),等等,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未来有升值空间的假象,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来创造货币。但是对银行和其他衍生出来的金融机构而言,这种贷款无论如何都还是要代表一种风险,就是你贷出的款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成为坏账。比如说你根据现在的市场估价,以房屋和股票来抵押,贷款给王大妈炒股票,而当鼓点一停,王大妈手上端着的千年花,就和抵押品一样,同时贬值。
而银行对这种风险的应对方法就是,债券化,把贷款的风险向抛绣球一样,给抛出去。这也是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一大看点。对一个银行来讲,我没有风险。因为我贷款给人买房子,中间收了一笔,这个贷款已经变成债券卖出去了。而买的银行,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借贷,而是一笔投资。这样就创造出来不上资产负债表的现金流,从而不受到严格的金融管制。
当一个买房人失业了,没法供款,第一个想法,就是可不可以跟银行商量,安排一个新的贷款,比如说月供少一点,然后供期长一点。因为其想法就是,如果我断供了,当然头款和以前供款没了,你银行也会损失。可是银行完全没有兴趣。因为美国的买房老百姓不知道,他们买的房子,虽然是在美国银行借贷,但美国银行已经转手出去,不知多少轮,就变成了房贷债券了。而这个最后的投资者,还不知在世界的哪个旮旯里躲着呢。这个投资者可能是富国银行,可能是加州公务员基金,可能是南韩退休基金,可能是科威特一个王子。
最麻烦的是,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幢房子断不断供,和他们的关系有多大,只是知道如果这边有问题了,AIG那里会帮他们赔钱。可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华尔街里的一句名言就是,天亮的时候,一只狗在华尔街上拉泡屎,中饭的时候,以这泡狗屎重新包装,精细加工的由标准普尔和莫迪定为3A级的债券已经被炒得红火了。
当然美国金融业的发达,就像俺们中国的三鹿奶子一样,看起来蛋白质奇高,里面的质量就大有问题。美国2007年的GDP中,大约有25%是靠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关联的建筑业,和少量的矿业组成。在2008年,这个泡泡已经有80%灰飞烟灭了,所以说美国的13万亿的GDP,其实和三鹿的蛋白质高含量是一个东东,除去泡沫充其量就是10万亿而已。在看一下美国1990年的GDP也不过7万亿多一点,在2000年就是9.8万亿。
说明了什么?就是美国的实际经济水平就是那个数。通过格林斯潘的两次吹肥皂泡,从2000年前的高科技股泡泡,和2000年之后的房地产债券泡泡,都是由美国金融界忽悠出来的蛋白质高含量。这个泡泡一破,美国经济立马就被打回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