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有小学大学之分,古代的教育也有小学大学之分。古代的小学,学的是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大学则学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因此《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法门”就在于弘扬彰显光明正大的德,使人能够革故纳新,达到至善。在这“三纲领”中,明明德为第一纲领,是最先要实现的。
德,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但此时尚没有“心”的部分。其甲骨文字形,是在通达的大路之上,有一只眼睛,眼睛上有一竖。目上一竖,是古代的“直”字。合起来理解,德所表示的意思即是行走的时候目视前方、心不二焉,也就是行为端正。
演变到金文,在这一竖上加了一点,点又变成一横。另外,在下面又加了“心”字,这一变化至关重要,说明了“德”在行为端正之外更加强调心也要正、心思要端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修养品德得从心开始,得培养好心性。这其实就是对德字的理解。
正见于心,心正而行,行正而有德,这才是人应该有的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总是重视德行,重视道德践履。穷达以时,德行一也,无论是得志还是不得志,从政还是不从政,道德的修养、品德的践行都要一以贯之。
可见,德之一字,包含了内心端正、行为端正两重意思。在中国历史上,有九德之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皋陶谟》)又有六德之说:知、仁、圣、义、忠、和。(《周礼·地官》)无论是九德还是六德,其所涵盖的内容,其实都包括了诚信、仁义等品行在内。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心正,其次是要行正,这也恰恰是德字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以道德为重要甚至首要的价值取向。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西周初期,周人总结经验教训,探求三代更替的原因,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在周人看来,夏商二代的灭亡是因为“不敬厥德”,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只有推行德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这种重视德政德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主德化、主礼治,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唐律疏议》中也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与文王的“明德慎罚”是一脉相承的。
在个人理想与追求上,中国人也常常以德为目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有三不朽之说,认为人生的不朽有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道德、功业和言论,道德居首位。这是在人生社会之上所提出的三个不朽,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做出有益的事业,从而超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获得人生永恒的价值。这三不朽,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观念中,带有普遍的意义,并且始终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由此形成了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构建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从内心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从个人伦理道德到家国伦理道德,无所不包。其中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爱国、清廉公正等等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影响着我们,也铸就着我们。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德的人终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终会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伙伴,不会孤单。人生路漫漫,守住本心,正心正行,在对道德的追求与向往途中,总有人相伴同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