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住:此心安处

2017-07-07 17:47 生活·感悟 ⁄ 共 126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不会建造房屋,他们为躲避风雨雷电寒暑和猛兽,只能构木为巢或凿穴而居。在漫长的岁月里,当岩洞演变成住所,住所成为家,里面倾注了人们的情感、审美和希望后,“住”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左边是“人”,右边的“主”是驻的省略,表示军队离开大本营在外居留、守防。因此,住的本义即为人们在某地长期居留,稳定生活。古人很早就对住的重要性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住宅既能沟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彰显社会伦理秩序。这种认识体现在了文字中:如“高堂”指房屋的正室厅堂,也是对父母的敬称;“家室”既可指房舍,也有夫妻家庭之意;“廷”的本意是院子,也可指古时问政之地;“宇”的本义是屋顶的边缘,“宙”的本义是房屋的栋梁,但合起来就表示整个世界。

回溯中国居住形态的演化史,从远古先民们开凿第一处洞窟、构筑第一座居巢起,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人们的居住方式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惊人地契合,居住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与历史的见证。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古代没有先进的科技,四合院只能完全通过自然的方法来采光、保暖、避暑。例如,为了能冬暖夏凉,人们在屋顶下增加了一个特制的平面,不仅能挡住雨水、吸收水汽,而且夏天能隔热、冬天能保温。此外,木构方式决定四合院中间的正房最大、两侧房逐渐变小,这种结构最为稳固安全,而这正与传统中国家庭结构相符:一个大家族中,长幼尊卑有序,需要一间最大的正房供长、尊者居住。大部分正房向南,既是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中、低纬度,阳光多从南面照过来,也是遵循《易经》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以看出,古时人们的居住观充分借鉴了天道,而社会组织形式、文化传统也是从天道落实到人道的,这种居住方式和文化的天然契合,是西方建筑少有的。

在“衣食住行”中,衣、食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住意味着安定,是对心灵的庇护。自宋朝起,私家园林开始大量出现。人们喜欢住在园林中,在这里天地万物山水了然于目。我们常说“情景交融”,园林即是如此:前庭、后院、树木、花草,一草一木总关情,每一个布景、每一个细节都有典故,都蕴含着主人的想象。比如几乎所有的园林都有可以登高的假山和以水环绕的岛,这是因为古人崇敬山岳,而神话传说中,神仙不是居住在昆仑山上,就是在蓬莱仙岛中。这样布置的山与水,仿佛是主人自己的“壶中天地”,当他们想逃脱俗世的浮华与喧嚣时,就走进园里,通过摆设的细节让自己进入典故与想象中去,从而“偷得浮生半日闲”。

园林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的住所亦是如此:无论陋室还是豪宅,都是我们精心写作的一首诗。每一种布局安排,每一个物件的摆放,都含蓄地表达了我们的情感,储存着我们的爱恨喜乐,是专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唯有在这里,我们才能卸下心防,感受到惬意与悠然。

苏轼曾作:“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住”不仅是那个供我们遮风挡雨的容身之所,更是我们的心安之处。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