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这个扎眼的穷书生正是范进。他穷了几十年,考了几十年,最终及第,居然喜极而疯,让人不觉为其辛酸苦楚而感到可怜可恨。
穷字小篆字形为
和今天繁体字字形基本相同,上面是穴,下面是躬,一个人躬身在穴即为穷。为什么以此来形容穷呢?在古时,人们经历了从树上到洞穴、而后到住房的居住变迁。古汉字创造时期,一部分生活有余力的人开始离开洞穴、盖茅屋居住,而地位低下、生活困难的穷人则继续居住在洞穴中。因此,描写穴居生活的“穷”就成为生活困难的标志。不过,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写了自己在茅屋居住时的困窘:“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秋日略显寒冷的风雨中,即便有茅屋蔽体,同样痛苦不堪。如此茅屋尚且比洞穴略胜一筹,我们就足以理解一个人躬身于洞穴中是有多么困窘了。
在古汉语中,贫与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贫指的是缺乏金钱、不得温饱,而穷的原意是境遇不好、郁郁不得志。因此,贫往往与富相对,穷往往与达相对。《说文解字》中说:“穷,极也”,对于一个人来说,穷远远比贫要可怕——不是缺乏金钱,而是充满对未来无望、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当人生遭遇这种窘迫、尴尬、可恨、可叹的处境时,我们应如何自处?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论语》中讲“君子固穷”,意即君子再穷也能坚守节操。同样的观点孔子曾表达过很多次,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士大夫出世入世信奉的理念。这里“独善其身”不能简单理解为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而是当一个人没有条件去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依然能够成就自己的德行。我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精神富足的人,即使仓廪不实,依然会坚守内心的信仰,所以这样的人不畏惧穷困。一时的困顿总会过去,真正可怕的是一个人精神上匮乏、理想信仰不再,这时稍遇诱惑与挑战,就动摇了心中本应的坚持与原则,投机取巧、铤而走险乃至胡作非为,这才是真正的穷。
为人要“固穷”、要坚守,做事则需要穷则思变。《周易》中有:“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意是说,历代圣人先后继起,会通变前代的典章制度,领导百姓进取不懈,使百姓各得其宜。“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简简单单九个字,蕴含着古人可贵的辨证法思想。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在穷尽之时变通而图存,自古至今,个人如此,国家亦然。中华文明如一条大河磅礴驶来,之所以能够永葆活力而不断流,就是因为在“行到水穷处”善于蜿蜒出新的河道,在“山穷水尽处”懂得盘旋出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坚持前进方向不变的基础上,攀过高原、冲过洼地、绕过险峰,坚定奔流又灵活机变,最终成就泱泱中华。
我们常说道法自然,其实自然早已告诉我们应如何在穷困之境中自处:为人当如山,山的智慧在于坚守,它永远巍峨,以亘古不变的身姿向世人展现执著的魅力,令人仰止;做事当如水,水的智慧在于变通,遇石则分,遇瀑则合,遇寒则冰,遇暖则融,最终汇成大海。人生天地间,以坚守取生命的坚韧,以变通求前行的持久,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