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中说“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归纳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这四者之中,顾炎武则指出,耻尤为重要,是礼、义、廉的基础和前提。
《说文解字》说“耻,辱也”。耻常用的意思,是耻辱、可耻的事情,这是从外在方面来说的。在这层含义上,耻既是对不道德、不恰当行为的贬斥和否定,也是对来自外界的侮辱表示不可容忍的内心感受。比如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过度的恭顺、内心藏着怨恨而表面上却同他人要好,对于这样的态度和行为,是左丘明和孔子都“耻之”的,这个耻,是一种贬斥和否定。
然而耻的本义,更侧重于内心的羞愧、羞惭。我们去探寻一个字本义的时候,就得找到最初的写法。现代我们所写的耻,并不是最初的写法。小篆的耻,从耳从心,隶书的时候,就出现了因为形近而将“心”写为“止”的情况。楷书写法则秉承小篆而来,写作“恥”,于是后世就出现了恥、耻两种写法。现代汉语以耻这一写法为主,而恥则被作为耻的异体字,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文字字形演变过程中并不少见。
小篆的耻,从耳从心,左边是耳、右边是心。耳闻过而心愧,耻就是指因言行过失而引起的羞愧之心。这是耻字形所透露的含义,是从内在方面来说的。人若有耻,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而不去做,就会因为要保持人格的尊严而不屑于做不道德的、不义的事,并且从感情上加以排斥。耻是一种去恶扬善的道德情感。
孟子将“羞恶之心”作为“义之端也”,这个羞恶之心,就是羞耻之心。它是义的萌芽,有了羞恶之心,对不义之事、不义之举就会感到羞愧而不去做。清代申居郧在《西岩赘语》中则明确表示人的各种道德行为都出自于人的羞耻之心:“耻者,百行所从出也”。
历代的思想家都强调:人须有耻,人须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思是说没有羞耻之心就太无耻了。没有羞耻感所带来的羞耻,是最令人羞耻的。所透露的,一方面是人要有基本的羞耻之心,一方面是人要知道羞耻,自我约束,不去做会感到羞耻的事。朱熹也说,“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人有了知耻心,就能不文过饰非,而是有错必改。
对于国家来说,有耻也十分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视“有耻且格”的社会心理状态,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如果用道德来管理,用礼制来整治,民众不但有羞耻之心,还会人心归服,并且激发起迁善改过的意志。与此同理的还有明代吕坤说的:“五刑不如一耻,百战不如一礼,万劝不如一悔。”
人不可以无耻。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唯有有耻、知耻、明耻,方能不苟取、不乱为,方能严于律己,心存敬畏而慎独慎微。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