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面:铁面无私,一身正气

2017-10-10 08:06 生活·感悟 ⁄ 共 152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自古以来,提到包拯,人们就会想起“铡美案”、打龙袍、铡包勉等一系列故事,同时头脑中浮现出他额头上一弯月牙的黑面形象。不过,历史资料显示,包公其实是位白面的书生,他的黑面形象,更多源自百姓因其“铁面无私”而产生的演绎与想象。

甲骨文中的“面”字,是侧视的脸面轮廓。《甲骨文字集释》解释说:“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足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面部最引人注意的是眼睛,故在脸的轮廓内画一目以此来表示“面”。《说文解字》中有:“面,颜前也”,面字本义即为人脸。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以“面”、“颜”等字来表示脸。后来脸和面所指代的含义虽逐渐一致,但在具体使用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尽琵琶女的娇羞,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勾勒了少女倚门而立、嫣然而笑的美好场景,这里的“面”如果换成“脸”,就大大失去了情趣和美感。

 

“面”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因此,中国人自古就十分重视脸面,每日清晨洗脸打扮后才能出门见人,这是待人之礼。此外,同样受到重视的还有无形的脸面。鲁迅先生曾说:“每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一个人的脸面往往与体面、尊严相连,体现了人格价值。古往今来能被称为仁人志士者,多是将节操视为“脸面”,所以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苏武持节北海牧羊十九年,文天祥只愿丹心一片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把人格尊严、国家尊严、民族尊严这些“脸面”看得比生命还重,这种对“脸面”的珍视,被鲁迅称为“脊梁”,被吴晗称为“骨气”,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面”除了指脸面,还可指代事物的各个方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事物是有多面性的。正如他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看到的是庐山呈现出的不同景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能只看片面、表面,否则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僵局。

类似的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得到了阐释。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深远的天道与物象常常相反,既然万物都包含着相反的趋势,那要全面认识事物,就不仅需要看到它的正面,还应把握其表象的反面,这才是合于天道的认识。这种从正反两面看问题的思想是深刻而极富影响的,“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在“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已有“翕之、弱之、废之、取之之几伏在其中矣”,中国人历来相信福祸相倚、利害相杂、物极而反、赢缩转化,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临强不畏、处弱无卑,既要有塞翁失马的挫折慰藉,也要有月满则亏的成功警省。而正因为能从正反两面认识事物,我们才学会了做事时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古老中国的智慧,在今天依旧焕发着生机,渗透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五年,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我们依旧需要用辩证的思维从多方面来分析研判,既看到成绩和机遇,也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形势越是向好,蓝图越是宏伟,越应保持清醒冷静,保持战略定力,如此才能不在“平流无石处”掉以轻心、不让绊脚之石阻挡步伐,确保中国梦的航船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