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识:黏着于心 实践于行

2017-11-16 18:10 生活·感悟 ⁄ 共 136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这是王维写在自己为友人所作画像上的一首诗。诗中的识为认识之意。当时王维作画,友人方年少,如今年与时驰,已然老去。常言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王维深有感触,说现在认识了一些人,才知道友人有多好。

识,小篆字形从言戠声。一般认为,识(識)是戠加意符分化出来的形声字,因为戠做了偏旁,其意义便加意符言来表示,也就成了識。因此要理解识的本义,需要从戠上去理解。

戠,古同埴,也就是黏土,土黄而细密,故戠可以用来表示黄色,比如在甲骨卜辞中常常出现的戠牛,就是用其来指称祭牲的毛色,戠牛即黄色的牛。到了战国中期或晚期的简牍(如包山楚简)中,戠已经出现了作为记识、记录之意使用的情况。杨树达先生认为,这是因为黏土有黏着之意,由具体推衍为抽象,便将“事之黏着于心者”谓之识。

《说文解字》上对于识的解释,是“常也”,可能是将其理解为旗帜的帜。不过段玉裁在注中认为这里的常应该是意,意与志通、志与识通,所以识也就是“心之所存”。说法不同,但是落脚点是一致的,都认为识是记识、记忆、记住的意思。这应当是其本义,识在这个意义上,不读shí,读zhì。

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指人的学问经验,但是知识首先需要记识。人学习东西,或者经历一些事情,只有牢记于心,才会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东西或事情的时候,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能够有所认识,如此才能积淀、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学过就忘、事过就忘,丝毫没有记忆,那么就和没有学过、没有经历过一样,以后遇到同样的东西、事情,既不知道也不会应对,不认识,自然就谈不上知识可言了。

所以孔子就很强调这个意义的“识”,他曾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见而识之就是说多多地看,并且记在心上。还有“默而识之”,也是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这样一来,识的第二层意思也可得知了:认识。认识,是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我们常说认不认识谁谁谁,就是能够确定、认明白。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里面感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很长时间客居他乡,回到故乡,见到来玩的儿童,却都已经不认识他了。再比如高适在《别董大》中慰藉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无处觅知己,这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啊。

事实上,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也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深化认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认识。

识的第三层面,方才是知识。不识,不知。不记识、不认识,是不会有知识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它离不开实践,离不开认识,并且需要记忆、思考、探寻、领悟才能为自己所有。清人刘开在《问说》中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大脑中记忆了多少学问,储存了多少学问,能调用多少这些学问。识这个字,其实包含了记识、认识、知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上下链接、彼此串联,描绘出我们所知道的“识”字,并在其中引申出意识、见识、识别等等意思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