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织:有条有理 有秩有序

2017-11-28 18:51 生活·感悟 ⁄ 共 112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的原型是天上隔银河相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后来衍化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并有着多种故事版本。其中一种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她常年劳动在机杼上,织造出云锦天衣,天帝怜惜她终日独处,便将其许配给天河之西的牵牛郎,不料织女嫁给牛郎后,就不再织纴了。于是天帝便责令其回河东,两人分离,只能一年相会一次。

织,繁体写作織,从糸戠声。戠字有不同的用法,其中,在青铜器铭文中,有时候读作“识”,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识;有时候读作“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织,免簋上有“易戠衣”三个字,这个戠就是我们现在的织(織)。在字形演变中,戠简化为只,故織也就类推简化为织了。

古人耕而食、织而衣,织的本义就是制作布帛,织布、纺织是也。引申就可以用来泛指编制,编织罗网可以说是织网、编草席可以说织席、打毛衣可以说是织毛衣,等等。事实上,最初织布这一行为很可能就起源于编织。

传说黄帝时期发明衣服的人名叫伯余,在《淮南子》中,记载了伯余制衣的故事: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在这个故事中,最初的衣服是编织而成的,就和渔网一样,后来发明了织机,才有了织布、布帛,人得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中的这句诗所呈现的,其实就是古代农桑文明下“女织”的生活画面。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大概是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丝织品也就是丝绸是中国为世界物质文化作出的一大贡献。

在殷商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周代已经设有管理丝织品生产的官吏,春秋战国以后,丝织品的生产在各地广为盛行,“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丝织品已然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中。

到了汉代,织造技术又有了发展,从现在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汉代的织机正逐步走向完备并且不断创新着。为织平织物用的比较简单的织机(斜织机),已经有了脚踏板,而织罗绮、织锦等有着繁复花纹的丝织物的提花机,也已经出现。汉代更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丝绸之路不断向西方输出。

组,是宽丝带,织,是制作布帛,因此可以说组是织丝而成的。故有织组一词,意思是经线和纬线相交织为布帛,这个意义又可以写作“组织”。组织、组织,组和织都与丝织物有关,且两者均有编制之义,而在这之中,编制成物需要按照经纬交织之方式。组又有组合、构成,小的单位、集体之义,组织一词也就可以用来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系统加以结合,使构成整体,或指所结合的集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组织之义。

布帛的编制,需要经纬交织,需要经线纬线有条有理、有秩有序、和谐统一。承接了组、织意义而来的“组织”,亦然。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