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刘邓大军向大别山挺进。经过连续十几天的行军作战,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发现敌人早已把渡口两岸的船只砸毁。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马过不去,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形势千钧一发。面对战士们一张张焦急的面孔,刘伯承坚毅有力地说:“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正是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激励着战士们克服万难,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大别山胜利站稳了脚跟。
在古人看来,人有了力量,就有了勇气,所以造字时用了“力”“戈”作为“勇”字的意符。史籍中,项羽“力能扛鼎”、“气拔山兮气盖世”,典韦“所使大铁戟,重八十斤,挟持上马,运使如飞”,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都是借描述一个人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而突出他的英勇神武。
不过,力量只是勇的外在表现,不是所有的勇都需要力量来证明。“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这里曾国藩虽然谈的是为学之事,但同样让人感到一种勇武之气——求学的决心之勇、践行的奋勉之勇。苏轼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所谓“匹夫”,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看似毫无畏惧,却不能被称为勇;真正的勇是遇到突发情形而不惊慌失措,碰到欲加之罪也不怒上心头,胸中始终怀有大志,勇敢坦然地接受命运的种种考验。这份勇气能把生命的压力变为张力,从而化解困境。
那么,勇从何而来?正如苏轼所言,人不因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而勇,勇是一种气质,源自内心的强大。许慎也认同这一点,因此,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勇,气也……古文勇从心”。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勇是一个人为了追求理想信仰、为了捍卫自己的价值观而去努力抵抗不可预期的恐惧,去战胜人性中的自私和怯懦;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秉持自己始终不会放弃的那份纯粹,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种强大的内心力量,就能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的行为。或如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愿为知己者死;或如孔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甘为求德修仁而献身;或如万万千千无名无姓的战士,面对国家危亡,高唱“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用鲜血捍卫国家的尊严……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弟子各自谈论志向,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如果能让他治理一个中等大小、连年饥荒战乱的国家,不出三年,就可以使百姓有勇气且懂礼义。这里子路在“可使有勇”后加了一句“且知方也”,即单单使老百姓勇敢是不够的,还需要“知方”,即讲道义,懂规矩。的确,缺少约束的勇,就可能成为乱的根源。因此,诸如孔子等古之圣贤先哲虽提倡“勇”,但从不单纯论勇,而是强调有勇的前提是要有仁、义、智——“仁”使勇有悲悯和同情的胸怀,“义”让勇远离野蛮而化为善,“智”则能让勇获得更大的力量。
勇者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做人行事是君子风度,这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一定是因为富裕而强大,但一定会因为自强不息、英勇刚健而得到尊重。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