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家和万事兴”,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当然,人们盼望的不止是“家和”,中国的建筑名称里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中和平衡之道——一个“和”字,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
“和”字演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字形看,它的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分别写作“龢”,右边“禾”表音,左边“龠”指的是一种笙或排箫之类的乐器。从“龠”的组字符号“人、一、口、口、口、册”来看,“人”是乐手,三“口”表示三孔或多孔的笙,也可表示多种管乐,而“册”便是乐谱,“一”代表一个人按照乐谱吹三孔的小笙或代表多个人按着乐谱演奏统一的乐曲。《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相应”的意思就是相互呼应、应和,无论是一个人吹三孔的笙,还是由多人分别演奏多种乐器,只有乐音“相应”,才能形成美妙的旋律。
不过,现在提到“和”字,相信很多人很难在第一时间想起它作为音乐的本义,这是因为“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成为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艺术准则。无论是《尚书》的“协和万邦”、《国语》的“和实生物”,还是有子的“和为贵”、子思的“致中和”,都十分重视天地万物的整体统一、和谐共生。“和”是天地的法则,也是做人的道理,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承前启后一脉传承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和的第一层面,是个人层面,意味着人与自我的和谐。而要实现这种身心的和谐,往往要通过对内修心和对外修行。修心,是内在心性的修炼,正心诚意、戒性和情;修行,是外在行为的修炼,言行有度、举止有礼。《中庸》告诉我们,一个自我修养好的人,应该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种种内在的情绪,外化发散出来的时候,如果能是合理合度、恰当其分的,那就达到了“和”的标准。
一个人自我修炼达标了,就要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和”的第二个层面,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社会中,我们会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也会遇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调和、对比与映衬、碰撞与交流,才交相辉映地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无限张力与无穷活力。那么如何使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彼此安和相处、甚至互相欣赏促进呢?中国文化给出的答案是:“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既承认个体的可贵精神,而又尊重他人的差异,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
除了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和”在国家层面上更能代表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理念精神。中国文化是中和涵容的文化,而不是进攻称霸的文化。所谓“致中和”,表达的正是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因此,古代中国,曾经多次达到过同时期世界辉煌的顶端,然而即使国力鼎盛、兵马精良、粮草充足,我们都始终牢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训,从未有过侵略、掠夺、霸占、干预他国的想法。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进一步透彻地阐述了中国“和”文化的精髓。他强调,中华民族注重“和”的理念,主张和平、和谐、和而不同。联合国193个会员国要相互尊重、团结和睦、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积极、温厚、大气的思维,这表明,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始终相信并践行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千百年来,和的文化理念教导中国人,对于自我修养,要养性和情;对于存异之人,要和而不同;对于社会秩序,要和睦和谐;对于国家治理,要中和涵容;对于国际相处,要和衷共济:一言以蔽之,守中致和,以和为贵。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