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泪目”一词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不过这并不是网友们造出来的新词,早在唐代韩愈的《南山诗》中就已经有“时天晦大雪,泪目苦蒙瞀。”今天我们所说的泪目,就是现实事件或文艺作品中的某个细节让人想流泪、哭泣,触动了人们大脑中最为酸楚的敏感神经。
泪是一个形声字,小篆字形如上,左边是水,用来表示泪的状态,右边戾(lì)表声。后来,到楷书简化时,用目代替了戾,表示水从眼睛里流出来。泪的本义就是泪水、流泪,不过《说文解字》却并未收入泪字,而以涕字表示流泪之意。
人生自古谁无泪,只是未到动情处。即便是铁石心肠,也有泪点崩溃的时候。流泪这件事,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喜怒哀乐,只不过情态及程度不同:轻者泪光闪烁,重者涕泗横流。《水浒传》将流泪分为三类: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嚎。哭泣的表现,也因情态不同而各不相同。譬如,为了不惹别人伤心,眼眶润湿、强抑酸楚,叫作咽泪;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欲流还住,称为缠绵之泪;无颜相向,垂首哽咽,这叫愧悔之泪;笑靥如花,泪流满面,这叫喜极而泪;两眼发直,泪水如断线珍珠,这叫怔忡之泪;捶胸顿足,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叫悲凄之泪……
我们常常用潸然泪下、热泪盈眶、老泪横流、泪如雨下等词语来描写流泪的情形,此外,人们对泪还有不少别称。例如铅水,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道:“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相传魏明帝拆迁金铜仙人,金铜仙人辞别长安时,泪如铅水倾流,后用以指因情而致的眼泪;又如鲛珠,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鲛人流泪后变成珍珠,后用以指美女的眼泪;再如梨花雨,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茫茫。”梨花开放的时候,微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犹如下雨一般,白居易以此来描写女子哭泣时的姿态,实在美矣。
“情到深处泪自流”,泪是人们情感沸腾的自然流露,不同的泪,反映的情感也不同。屈原泪洒汨罗,是因为爱国反遭奸谗,问天天不语;贾谊泪尽而亡,是因为他秉性高傲,不肯屈服于命运;孔子连呼“天丧予”,是因颜回短命而亡,乃痛失得意门生的惋惜之泪;阮籍大放悲声,是因为内心一片荒漠,乃感怀时世的穷途之泪;黛玉抛珠滚玉,是因为“今生偏又遇着他”,乃痴情伤感之泪……此外,还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人泪,“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相思泪;“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的英雄泪……
当然,泪不仅与伤感、悲痛有关,也和喜乐有关。怒极反笑,喜极而泣,人在巨大的惊喜或者幸福之前,一时难以找到最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泪水往往先之一步淋漓而出。笑中带泪,诸多一时之间难以说清道尽的复杂情感,便全部凝聚在这夺眶而出的液体中了。因此,笑可以灿烂如花,泪也可以是“一枝梨花春带雨”,“九山静绿泪花红”。泰戈尔在诗中写道:“我的心,对着昨夜的泪水微笑,就像雨后湿润的树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人生有许多有泪的时候,但重要的是能在泪中含笑,如宗白华所言: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一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越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
十八世纪初期浪漫诗人格雷在他的诗里说:“流下也就忘记了的泪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的确,泪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一顾,我们哪里会有惋惜的情怀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