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诗:烟波最深处,有诗动心魂

2017-05-31 20:46 生活·感悟 ⁄ 共 131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曾写给回家省亲的夫人一封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是几个字,却是姿致无限,情意绵绵。后人将其改写为一句七言诗“陌上花开缓缓归”,完美地传递了那种情感。这是从古文到古诗句。也有人将白话文写成古诗句的,比如“请求月亮照我的心”这句话,就成了“寄言头上团圆月,劝汝分光照我心”,一下子含蓄了,也更美了。这便是诗的魅力。

目前可见最早的“诗”字,出现在战国竹简之中。但诗所含的意义,却出现在此之前。只不过在诗歌产生之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被孔子称为尽善尽美的乐曲《韶》就是这样的。当时表演的时候,有人唱歌辞,有人奏钟磬琴瑟等乐器,有人则化妆成鸟兽的样子翩翩起舞。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比如《诗经》中的篇章就都是乐歌,它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国风,是地方的乐调;雅即正乐,是周王畿的乐调;颂则是宗庙祭祀之乐。差不多在春秋以后,诗歌就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了。

古人认为,诗是言志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诗字从言。而《说文解字》就直接说“诗,志也”。志从心,是心之所虑、心意所向,是蕴藏于心的一种情感,诗言志也就是说诗表达的是人的思想、意愿和情感。古往今来的诗人就都用诗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现在我们读的那些古诗,无论是“床前明月光”,还是“鸟鸣山更幽”,抑或是“花落知多少”,这一轮明月,这一声鸟啼,这一点花落,都是诗人们所见所听所闻,并且在内心产生的波动,是与精神、与心灵相通的。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如此种种,都是诗人们情感的披露和追求的表现。我们通过这些诗篇所感受到的,正是他们美好的品格、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还有他们的情感和修养。

可以说,中国的诗人总是用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乃至于胸襟抱负去书写诗篇,甚至不止如此,还在用他们的整个生命、整个生活去书写和实践。在生活中看到美好,遭遇失意,感到迷茫,获得振奋,他们都会一一用笔墨书写,成为诗篇。

有一种情感共鸣叫作古诗词。后人阅读这些诗,有所感动,有所发现,可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联想,但是在某一点上却又有所共鸣。谁不会背几首诗呢,谁不会对月感慨“明月几时有”,对花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呢,而这种感慨恰恰是别人都能理解的、都能带入的。就好比念叨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或者“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基本上大家就都能猜测出是此人大概离开家乡久未归。这种情感是穿越千年不曾改变的,也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可贵之所在。

人类的文明,是由简陋到精细,人类的文字,是由少到多,而人类的想象,也在不断的认识和知识获得中提升。看到“日”,便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内心感受到的是孤寂;添上一江春水,便想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一种赞叹与怀念;添上一山一河,便想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雄伟而阔远;添上茅屋和大雪,便想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夜归人的去处。

一个字,也就成了一首诗,也就沉淀了某种情感。文字之外的空白,便由诗填补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