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语文都是重要的课程。学习语文,我们认识了文字,涵养出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亦能从笔端流出锦绣文章。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先秦散文、诸子百家,看到了汉宫秋月、赋体先贤,看到了历史的缩影,看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语文,是语言,更是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像众多纹理交错形成的图案,又像正立的人胸前刻画了一个纹饰。“文”字本义为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系辞下》有“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说“五色成文则不乱”,《说文解字》则说“文,错画也”。古人常用“文”来指代错综复杂统一在一起的事物,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各种引申义。那么文为什么被用来指代文字呢?因为最早的汉字大多是象形字,字与花纹类似,造字就是画画,所以象形字就被古人称作“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字最初被用来表达对交错、对称、错综统一等特殊性之美的赞叹,随着人们不断发现天地万物的规律与精妙,“文”便被用来形容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美好和谐的现象。例如,古人把日月星辰往来交错等天道自然规律称为“天文”,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等人伦社会规律称为“人文”,“文”于是成为一个贯通天人、无所不包的宽泛概念。
我们常将文、化二字相连,组成“文化”一词,既作名词使用,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文化,“文”是起点,人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认识社会,以文来记述自己对规律秩序、道德伦理的认识;“化”则是目的,是要将总结归纳出的天文、人文规律道理化入人心、推行天下,从而实现以文化人的作用。因此,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所有堪称经典的文化内容,都不会仅仅是娱人声色或为稻粱谋的一时创作,而是肩负有叙说道理、传递精神、引领思想的化人作用,这就是文以载道。这是对一个时代的纹理记录,是孔子眼中的“兴观群怨”,是李白口中的“垂辉映千秋”,是韩愈笔下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鲁迅手中的“匕首和投枪”……文化的发展与民族发展紧密相连,总是能在重大历史关头,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帮助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文脉不断、元气不散,经百折而犹向前。
从文字、文学到文化、文明,“文”字带来的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政治伦理、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尊崇的精神气质,渗透在在亿万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滋养了自豪自信的民族气质,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继往开来、坚定前行的底气。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