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写东汉末年,诸葛亮原本隐居于南阳,刘备三顾茅庐,以诚意打动诸葛亮,诸葛亮方才出山辅佐,出山不久,就有了火烧博望坡一事,“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来人们则把刚刚涉世致用、阅历不深叫做初出茅庐。
初出,也就是刚刚出来。印象中的初是什么样的?春风初至,万物复苏、草木萌生,充满生机;初阳新生,焕然夺目、照亮黑暗,光明璀璨;初雪刚降,严寒未至、落木未凋,干净洁白……初,是新生的、光明的、洁白的、生机盎然的,是充满斗志的。而这一切,都与初的本义相联系。甲骨文中的初从刀、从衣,字象用刀裁剪衣服之形,意味着开始裁衣服,即开始,这便是初的本义。
由开始之义引申,初就有了第一之义,用来表次序。《周易》六十四卦中 ,每一卦有六画,称为六爻。“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古人认为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其中,爻又分阴阳,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六爻由下而上的,第一爻为阳爻者,称为“初九”,比如说乾卦“初九,潜龙勿用”;第一爻为阴爻者,称为“初六”,比如说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无论阳爻阴爻,第一个都称初,这正是因为它居第一位。
人之初,性本善。不管识字与否,无论年龄大小,中国人基本上都会背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像是一条浸润着中国人内心的河流,不断流淌。人之初,是人生之初、人生一开始,这时候的人性就包含着一种善——是仁、是义、是礼、是智、是信,是一切人自身所具有的美好。并且这种善是由内而外的,是天生的,是人生之初就具有的,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要让这种善流露,就要加以引导;要让这种善永不消逝,就要对自己有所约束。
事实上,人之初,不仅是个体的“初”、个体的生命的开始,更是一个群体的、民族的乃至于国家的“初”。人如果能从始至终、从最初到最后都能保持自己人性中的善,那么铸就的,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善。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过苦难,经历过抗争,在千百年为生存为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奋斗里,从未丢失过最初的善。
初,对于未来来说是开始,对于现在来说是原来、当初。初衷是指最初的心愿,初志是指原来的志愿,初心是指最初的心意、本意……如此,初也就用来追叙往事、追忆旧情,或者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当初的自己,不要忘了当初的心意,不要忘了当初的梦想,不要在前路迷失方向。
文章老更成的庾信,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此后他总是充满乡关之思,魂牵梦绕于故国山河,并深刻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他笔下的文字,也较之以前蕴含更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更深切的情感,王夫之对此曾评价他“不昧初心”。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一生都时刻盼望着收复中原,“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李渔则说一本戏中,作者的初心只有一人一事,为了这一人一事,方才描绘了别的人、衍生出其他故事。如果作者写的这些人这些事是以这一人一事展开,重心始终在这一人一事上,便是不忘初心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前进的路上,时代在变,初心永不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