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笛: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2018-04-23 18:23 生活·感悟 ⁄ 共 180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现代诗人席慕蓉在她的一首名为《乡愁》的散文诗中这样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以月下笛声寄托自己的乡愁。然而不仅是乡愁,喜怒哀乐、怡情舒怀,笛自诞生起,就以婉转动听的音色,吟出了古人的心声。

笛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乐器,属古代八音之一——竹。人们曾以音色为笛命名,《释名》上讲:“篴,涤也,其声涤涤然也,通作笛。”笛,亦称横笛,是六孔横吹的形制,笛身六个按指孔、一个吹孔、一个膜孔,需要贴笛膜。笛膜的震动,使笛比不开膜孔的箫,音色更为响亮清越。有故事记载,东汉的音乐家蔡邕,为了选一根良材美竹制作笛子,执意要拆掉已经用竹子盖好的柯亭,就是要拿建亭子的第十六根竹子制笛。后来,制成的笛子果然音色美妙非凡,不枉了一座竹亭的重新拆建,于是便将这支笛取名“柯亭笛”。后来,“柯亭笛”一词,不仅在乐器中泛指美笛,也在人才里意喻着良材。

或许是因为笛好携带、好入门,在中国,笛极其普及,会笛的民间艺人往往多过其他乐器演奏者。笛从来不是甘于寂寞的乐器,它的音色嘹亮出众,一出声,就要一鸣惊人,独奏时自成逍遥,合奏时更出类拔萃,几乎能驾驭住各类曲目,所以才那么深入民间--在城里,有曲就有笛;在乡下,有戏就有笛;在堂上,有舞便有笛;在山里,有牧童还有笛。拈一支笛子,闲闲里一站,便可成为众下里绝对的焦点。了解它,不需曲径通幽费时费力,它会不遮不掩涌入你的耳膜、不管不顾撞进你的心里,在你起舞时一同激越、在你高歌时一同嘹亮,在你路过时拉你驻足、在你消沉时唤你昂扬。

笛的声响在大江南北随处可闻,使得笛的身影在唐诗宋词随处可见。大约,古人们也曾在孤独时被笛陪伴过、在失意时被笛唤醒过,在脚步无论行至哪一地都与笛相逢过、在舟船无论荡漾哪一处都伴笛行旅过。因笛声绵长,故可沉、可郁、可悠、可伤;又笛声高亢,故可狂、可傲,可欢、可醉。

有一种诗里的笛声,晕染了灵魂,唯美出天明。宋代陈与义的词《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堪称写笛之诗意洒然的绝笔:“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在花影疏落里,有清笛声声的律动,缓缓拉开了香芬的夜,徐徐迎来了拂晓的明。在这样的笛声缥缈里,心绪又如何不能倾尽幽怀地为美好黎明静待?

有一种诗里的笛声,轻启了春愁,销魂着月色。“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仙李白虽豪迈万千,却在《春夜洛城闻笛》把一曲笛音的勾魂摄魄写得淋漓尽致--洛城虽好,不是家乡,春风虽暖,不在故园。伴随着玉笛暗暗飞度的,是离愁别绪,是吹笛人的乡情低回不忍放声而奏,是听笛人的乡愁暗起不敢澎湃而出。

有一种诗里的笛声,沉重了山石,苍凉着日月。唐代李益一首《夜宴观石将军舞》,写尽了笛声剪影山险关高的苍凉:“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白云悠悠,关山苍苍,孤城寂寂,英雄泪残,一曲笛声阔远而来,笛声里,有对生命温暖的渴盼,有对日惨关冷的苦叹,有高亢长久、回荡在山关斜阳里气息不断、笛音苍郁的千年呼唤。

有一种诗里的笛声,绽放着风姿,潇洒了人生。黄庭坚一首《鹧鸪天》泼墨出隐士狂情:“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菊花寒立枝头,志士空闲寂寞,与黄花为伴退居深山,此时,横笛在手,天地为伴,醉里簪花,雨里斜行,也是有幸洒脱,也是有味清欢!只要身康体健、神清气爽,何处不江湖?哪处无佳音?

……

长颈抒气,玉手按孔,笛声一起,荡气回肠,清越直入青云,慷慨情动志士,笛子的诗情,还体现在以曲传声的无言相交上。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梅花三弄》,最初叫《梅花三调》,相传东晋时是桓伊将军所作的笛曲。一日,书法家王徽之乘船行江,恰好遇到桓伊乘车从岸上经过,于是,王徽之命人转达,希望能闻桓伊一曲笛音。当时,桓伊已甚为显贵,却泰然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三调》之曲,一弄寒山绿萼,二弄姗姗绿影,三弄三叠落梅,笛声悠扬,曲意深长。桓伊吹完后立即上车离去,整个过程中,双方未交谈一言、未寒暄一句,只凭笛声神交,已是彼此懂得。

“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桓伊这首笛曲,后来谱入七弦古琴,成为闻名遐迩的琴曲《梅花三弄》,它见证着一种旷达不拘礼节、坦荡不着形迹的君子之交,一种以笛为凭证、满含魏晋风骨的磊落相交。这一曲笛音,正告诉我们,最美的语言,就是音乐的语言,最美的相知,就是曲中的相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