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感”这个字,当表达谢意时,我们说感激、感恩,心情低落时,可以说感伤、感怀,触动心灵时,可以说感动、感叹……“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无论如何变化,“感”总是与人的情绪连接在一起。
感既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从字形上来看,“感”字由上部表示全、都的“咸”和下部表示内心的“心”组成,两相会意,表示整个心受到震动,即感动。《说文解字》中说“感,动人心也。”其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这也是它沿用至今最常见的含义。古时诗人在写诗作词时,“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朱熹读书有感,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阐释微妙难言的治学哲理;白居易望月感怀,写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抒发亲人离散的感伤;李商隐慨叹甘露之变,用“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表达对家国命运的担忧……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生活中有无数感动人心的事物,《荀子·乐论》中说“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这是音乐给人的感动;郁达夫笔下“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是景色给人的感动;“水浒”当中,公孙胜见晁盖为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备下筵席,“忽然感动一个念头”,思忆蓟州家中许久未见的老母,这是亲情给人的感动。
我们的文化中历来有“五感”“五识”的说法,我们通过形、声、闻、味、触感受这个世界,外部事物又反过来对我们加以影响,所以“感”又衍生出感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含义。《周易》中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隋书·乐志上》中说“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乎人心,随物感动,播於形气。”鲁迅盛赞科学道:“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基本上都表达了这个意思。
《周易》中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说法,《太平广记》中说“水火可立致者,阴阳相感动然之也。”这些记载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感应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二炁交感,化生万物”,相互对立与相互作用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所以“感”的背后,或许蕴藏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朴素辩证法的萌芽。
到了今天,“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含义。“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绝大多数人实实在在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住得起房,看得起病、养得起老,能够接受优质教育。也是精神层面的:有梦想、有追求,享受公平公正的权利,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人民的感受与评价是制度政策的温度计、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感”,既是个人内心当中产生的情绪,也成为通用、普适的共同感受。
有感于怀、有所感触、有所忆念,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情感,表达了人们所思所想,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最终构成和定义了我们自身。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