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来历很古老,古老的东西总会给后人留下很多猜不透的谜,《周易》的来头也太大,本来很大的经典就有很多人神化它,于是谜就越发神秘。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在几千年里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其中最难解的是两个,一个是—、--这两个符号最早究竟表示什么?一个是八卦、六十四卦的顺序究竟应该怎么排列?
关于卦画—、--的起源和涵义,古人就有各种神奇的传说,这我们不必管它。就是今人,也有各式各样的猜测。从古到今众说纷纭,都拿不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只是推理、想象,谜仍是谜。可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终于接近破解这个谜了。
北宋重和元年(1118),湖北孝感出土了一组西周铜器,铭文记载一个叫“中”的将领跟着周昭王伐楚立下战功的事情,这组铜器即有名的“安州六器”(孝感在北宋时属荆湖北路的安州管辖,故名)。其中有一个鼎(中方鼎),它的铭文后面有两个奇怪的符号(见附图),宋人解释它可能是“赫赫”或者是“十八大夫”,大家把它看成是“奇字”,也没有进一步深究,只是记载在王黻的《博古图》里。就这样过了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郭沫若编《两周金文辞大系》图谱时,才又猜测了一次,说它们可能是某个氏族的“族徽”。
1950年,河南安阳发现了一些商代卜骨,1956年,陕西西安又发现了一些西周卜骨,在这些卜骨上又出现了这一类“奇字”,当时有人就怀疑它们和《易》的六、九之数有关,但还是没有深究。 1957年,已故唐兰先生搜集了这些资料,第一次指出它们是由一、五、六、七、八等数字组成。这时离解开《周易》卦画之谜仅一步之遥了,可惜唐兰先生没有进一步指出它们与《易》的关系,反而把它们当作一种与古代巴蜀文字类似的民族文字,于是失之交臂。这一机会错过,使《周易》卦画之谜的破解又推迟了二十年。
1977年,又一次重大发现开始提醒人们注意“奇字”和卦画的关系,陕西岐山出土了大批刻有这种“奇字”的甲骨。因为“易”是《周易》,岐山又是周民族的发祥地,“文王演八卦”的故事在人们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而这批甲骨正是在周原故址及宫室遗迹中出土的。于是当1978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吉林长春召开第一届年会时,人们就询问张政烺先生。张政烺先生经过一夜思索,第二天就作了《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的报告,指出这些“奇字”连同宋代“安州六器”上的符号就是卦画,至此《周易》卦画之谜终于破解了,“奇字”就是卦象,—、--是由数字演变而来的!
原来,古人占筮最初结果都是由数字来表示的,现已发现的商代数字卦,有一、五、六、七、八、九,天星观楚墓发现的简牍上的数字卦,用数也有一、六、七、八、九,还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西周铜戈上也有一、六,一即“离卦”,这恰与《说卦传》中的“离为甲胄戈兵”相符。“安州六器”中的中方鼎上的“奇字”和周原甲骨上的“奇字”可能就是这些数字,但是后来逐渐简化,奇数用“—”来表示,偶数用“Λ”来表示,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和“--”。考古学家从马王堆帛书《周易》和双古堆汉简《周易》中找到了证据,在那两种《周易》中,阳爻和阴爻就是写成“—”和“Λ”的。
那么最早的《周易》各卦顺序是怎么排列的呢?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周易》是按照“二二相偶,非覆即变”的原则排列的,就是说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每组的两卦或者每一爻都阴阳相反。像我们前面说到的乾、坤和颐、大过,这就叫“变”;或者一卦和一卦的卦画互相颠倒过来,像屯、蒙和震、艮,这就叫“覆”。六十四卦中,除了颐卦和大过卦、坎卦和离卦、中孚卦和小过卦、乾卦和坤卦属于“变”,泰卦和否卦、随卦和蛊卦、渐卦和归妹卦、既济卦和未济卦既是“变”又是“覆”外,其余二十四组都是“覆”。两两相对的排列原则反映了一种阴阳家的思想,但它未必是《周易》最原始的顺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帛书本《周易》,可是帛书《周易》和通行本《周易》的顺序完全不同,它不是“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而是另一种排列顺序。它上卦以乾、艮、坎、震、坤、兑、离、巽(帛书中写为键、根、赣、辰、川、夺、罗、算)为顺序分为八组,按顺序取这八卦中的一卦为上卦,每组下卦则按乾、坤、艮、兑、坎、离、震、巽顺序排列这八卦,于是就形成了上卦相同,下卦顺序为八卦的八组六十四卦,但有一个原则,即每组的第一卦必须上卦、下卦一样,为了这个原则,所以又必须把下卦顺序变化一下,例如第一组以乾为上卦,那么下卦也以乾卦为首,便有:乾、否、遁、履、讼、同人、无妄。
第二组以艮为上卦,那么下卦也要以艮卦为首,变成艮、乾、坤、兑、坎、离、震、巽,便有:艮、大畜、剥、损、蒙、贲、颐、蛊。
帛书本《周易》的卦序与通行本《周易》的差别,促使人们考虑《周易》最原始的卦序究竟是什么模样,是帛书中的卦序古老呢,还是通行本中的卦序古老呢?或者两者都不是原始面貌,另有更古老的卦序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结论,但是帛书本证明了这一点,就是现在通行的《周易》卦序,在古代并不是惟一的,古代可能流传着各种不同的卦序,甚至不同的《易》,特别是它还证明了长久以来被认定是宋人伪造的“先天八卦”,其实古已有之。帛书本《周易》的八卦顺序和“先天八卦”虽然小有不同,但大体结构并无差异,只要将“先天卦”的四正卦(乾、坤、坎、离)保持不动,四耦卦(艮、兑、震、巽)右旋一位就成了帛书本的卦序。可见道教系统中保存的“先天八卦”并不是凭空虚造,而是出自来历久远的古代文献。
不仅如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公布了很多考古发现,使我们对《周易》的研究有可能再深入下去。比如马王堆帛书里发现了《易传》,其中相当于《系辞》的那一部分和现在通行本的《系辞》大不相同,此外还有一些通行本里根本没有的部分,如《缪和》、《昭力》、《要》、《二三子问》等,这些都是研究《周易》和古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使我们知道至少在秦汉之际,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周易》的文字,这些解释虽然大多出自儒生,但内容却不同。此外,据说双古堆汉简中发现的《周易》,每卦后面都附有“古筮之辞”,内容涉及“晴雨、田渔、征伐、事君、求官、行旅、出亡、嫁娶、疾病”等等,乃是数术实用书籍。研究《周易》之学一直分义理、数术两大支流,马王堆帛书属前者,双古堆汉简属后者,都是珍贵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