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幕:孙悟空要去学那长生不老法,便坐着小筏到了南赡部洲,上岸后,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玩心大起去捉弄他们,结果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孙悟空拿住一个跑不动的,剥了他的衣裳,学人一样穿在身上,一路招招摇摇穿州过府。
衣裳,其实是合上衣下裳而言。古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衣最初指的只是上衣,它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上衣的形状,有领口、两袖筒和衣襟。《诗经》中有一首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写主人公的丈夫因为忙于公事,东方未明就起床,结果着急忙慌,衣和裳穿颠倒了。
最开始,远古的人们用采集的树叶或狩猎所得的兽皮来掩盖身体,这可以说是最初的衣服。随着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工具的改善,衣服的发展也就缓慢而不断地进行着。在这种发展当中,衣服不仅进一步适应着人们生活的需求,也反映着当时的审美与礼制。
比如夏商周时期的服装,是上衣下裳,上下分开,较为宽松。《周易》里说黄帝和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用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衣裳的形制与天地乾坤相合,也就是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
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将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服装,名为“深衣”。深衣是有制度的,要与规矩绳权衡相应和,取其公正公平正直之意。这在当时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史上,有十二章花纹的形制,在皇帝及一些大臣的服饰上画有十二种图案纹样:日﹑月﹑星辰﹑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统称为十二章。这几种纹样各有含义: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龙取其神异变幻;山取其稳重;华虫也就是雉,取其文采;宗彝是宗庙祭祀所用的彝器,上面一般画有虎、蜼,古人认为虎刚猛、蜼性孝,取其威猛而智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明亮;粉米,取其济养;黼取其取果断;黻取其背恶向善。这些象征意味,都蕴含着对官吏的道德要求。
诗人写诗,诗里写人,人着衣裳,就有了许多精彩的诗句。阔达时“清风吹我衣”,思乡时“乡泪尽沾衣”,睡不着“披衣起彷徨”,去隐居“功成拂衣去”。而由个人的衣,想到别人的衣,更是一种慷慨与无私。古人有“解衣衣我”一言,意思是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表达真切的关怀,正好似那首《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愿与你共享。
从远古而来,经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奔未来而去。衣裳见证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审美的变化、时尚的更替,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那些曾经在时光中展现的衣裳,想到的却是人行进在文明中的脚印,人的智慧与创造,人的爱美之心,人的不懈劳动,人的礼义廉耻。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