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天赋异禀,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骨骼清奇似乎是武侠小说中每一个武林高手的特征,而一听这样的话,就好像已经有了独步武林的能力,接下来便是踏上武林的征途,开始了一个武者的“自我修养”。
凡是从骨的字,大多数都与骨骼或者身体部位有关系。骨,《说文解字》言“肉之覈也”,覈通核,也就是说骨是肉中之核。但从字源上来说,并非如此。骨上面是冎,冎其实就是骨的初文。冎甲骨文字象骨架相互支撑之形,那些左右的小短竖就好像骨节转折处的样子,本义为骨架。后来才在下面加上肉,如现在可见的战国时期江陵楚简上的骨,即为这种写法。
《说文解字叙》中说:“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也就是说一开始文与字是不同的,一般认为,最初依类象形,所造出的是文,而在文的基础上派生演变而来的则是字,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而产生的。这样看来,冎是文,骨是字。
骨架是支撑人体的主干,刚健、挺拔,有着强大而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筋和骨大概是人身体中最为坚韧的部分,但是人生给予人的磨砺,就是要磋磨到人最坚硬的部分,坚持住了,便铸就了他的品格,铸就了他的顽强与坚定。骨,也就可以用来表示人的心、魂、品格、气质等。老话里有一句“挺起脊梁骨”,听起来好像是说把背挺直了,可实际上却是在说要有志气、要有节操。人们又常用铮铮铁骨来夸赞人,身具铁骨,风吹不到,雨打不湿,刀剑不入,烈火难焚,傲然伫立,这正是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表现。那些与骨有关的词语,如骨气、骨力、风骨,也都是通过骨,折射出人的刚正气概、坚定意志力。
人是应该有点骨气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于世界之林,就是因为有着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就是有骨气。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古人还是今人,都有着这样一种态度,就是人立于世间,就当是顶天立地的,就应该有尊严、有态度、有取舍、有进退、有志向,一定要有骨气。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叶挺在狱中写下慷慨《囚歌》,朱自清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等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无疑也是有骨气的,但他对于那些拯危济难、一身侠骨的侠客,也不免生出倾慕之情。
文人有傲骨,武将有铁骨,侠客有侠骨……骨所透露的,是整个人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品格。容颜易逝,精神长存,骨所体现的正是人的内里与本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中有句话,说“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人眼所见俱是皮相,而真正的性格、灵魂,都藏在身体里,骨相难见,却最真。
中国的文学也讲究骨,也就是在字里行间要体现出一种力量,如此,在风骨之下,作品才能产生出激荡人心的艺术力量。翻阅中国文学史,凡是真正为人所喜爱、真正感人心弦、真正为时代所需要的那些作品,无一不是具有风骨的作品。文学如此,书画亦是如此。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概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骨,无数这样的中国人顶天立地,共同撑起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