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十过》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逃亡时路过曹国,曹军不仅不以礼相待,还戏弄重耳。后来重耳回国继位,史称晋文公。三年之后,举兵伐曹,曹国由此而亡。韩非子对此评论道:“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他认为曹国本是小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却无礼待人,最终导致了亡国之祸。这就是成语“危如累卵”的由来。
说到“危”字,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危险”这个义项。古人在造字时,是如何表达“危险”这一抽象概念的呢?
《说文解字》解释危为:“危,在高而惧也。从厃,自卩止之。”危从厃(wēi)从卩(jié),构字部件厃和卩在小篆中都自成文字。厃是“危”的初文,《说文解字》说:“厃,仰也。从人在厂上。”这里厂(hǎn)与工厂的“厂”不同,表示的是突出的悬崖;卩的甲骨文字形像跪坐的人形。正如许慎所言,“在高而惧也”,人站在高高的山崖上,就会感到危险。因此,古人造“危”,是在山崖下加个跪坐的人,以表达山崖之高、令人仰视而感到危险之义。从字形中可看出,除了危险,危的常用义项还有高。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以极其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山寺高耸云霄的非凡气势。
我们往往将安与危作为一对相对的概念提起,的确,任何事物均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有安则有危、有存则有亡、有治则有乱。《司马法》中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在说明,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这也正映衬了一句古话——“于安思危,危则虑安”。回望历史,圣哲先贤们始终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甚至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治国理政相联系,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哲理。就连不会吟诗作对的老百姓,也明白“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朴素道理。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时,针对一些人提出修改歌词的意见,毛泽东、周恩来等深谋远虑地指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没有过时,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敌人,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继续保持警惕好”。正是在“起来!起来!起来!”的奋进旋律中,我国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勾勒出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的路线图。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全面向前推进。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古往今来,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
越是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人就越是要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既对所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又对危险高度警觉;既看到成绩和机遇,更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未来很远,我们的眼光更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