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尘:红尘作伴 潇潇洒洒

2019-05-27 16:56 生活·感悟 ⁄ 共 155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者歌里唱到:“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涵,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红尘啊滚滚,痴痴情深,聚散终有时……”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是红尘,而不是黄尘作伴、蓝尘滚滚呢?

尘,小篆字形为,上面有三个鹿,下面是个土,意思是一群鹿在奔跑,尘土飞扬。《说文解字》中说:“塵(尘),鹿行扬土也。”许慎的解释相当简洁扼要:“尘”就是群鹿奔行时扬起的粉状细土颗粒。繁体字“塵”承继小篆演化过来,不过由于笔画实在是太过繁复,所以去掉两只“鹿”,变成了一只“鹿”加一个“土”。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简体的“尘”字,则是古代的俗体字,也就是民间的一种写法,从小,从土,“小”为细小、微小。“尘”是飘扬在空中的生埃,当然就是很细小的泥土。“小土”谓之“尘”还是有它明确表意特征的。

尘的本义就是飘扬在空中的尘土、灰生。古诗文中常用路上杨起的尘土来表现行人离别的场景。杜甫《兵车行》中“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描写的是出征的队伍浩浩荡荡,扬起的尘土把成阳桥都連住了。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这繁盛的都城里,在你我即将分手的客含前,细雨沾尘,柳色青青,想到你要去偏远的边陲,不免产生了离別的惆怅。尘埃扬起,往往意味着某种事情的发生,所以人们便用“尘埃落定”或“尘埃未定”表示某一事物的发展状态。

“红尘”一词最早出自汉代班固所写的《西都赋》:“间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人流扬起的尘土,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生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这里提到的“红尘”,发生在“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之时,正值日出此时日光是红色的,给飞尘也蒙上一层红色,“红尘”因此而得名。或由于浪漫或由于美,“红尘”一词一出现就大受欢迎,开始被很多文人在诗作中使用,如:“才分地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李麻《鸡鸣曲》),“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杨《刘生》)后来,与日光有关的红尘,正对应早晚忙碌之景,给人以碌碌之感,所以渐渐便加注了纷纷扰扰的内涵,成了人世间的代名词。于是在一些文学作品里,红尘便开始兼有虚实二义,如“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到了唐代,佛教兴盛,“红尘”便被用来指代纷纷撮攘的尘世,指代让我们烦恼却又逃不开的世俗世界了。

古人常常在古诗词中借尘来抒发不同的感情:屈原明志,“自琉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岳飞写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英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白居易抒侧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李清照传情,“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不过写得最多的,还是沙尘之苦一一尘電的问题,不仅今天让我们困抗,几百年前亦是如此:明弘治十八年,刚考上进士的倪宗正,驻足在长安街头,一阵大风挟带着细粉似的尘土迎面而来,于是他写下了“长安路,尘埃十丈如烟雾”的诗句;明末,袁中道在感怀旧事时,也曾有“燕市多飙风,常吹陌上尘。一层尘已去,一层尘又生”的描写。由于天上不时制着风,地上扬着尘,南方人在北方生活,常深以为苦。薛蕙就曾咏道:“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的确,无孔不入的沙生,在狂风吹袭之余,常造成室内不论是窗户或是几案,到处都是“飞埃す余”。而大风一起,“尘沙岂似澜”的情景,“飞沙涩齿牙,雾眼挥酸泪”的味,也都在文人的诗文中表露无遗。

仔细想想,其实“尘”是一个很奇妙的字:有的时候,它是细琐微小的,《庄子・道遥游》慨叹:“尘埃也。”可有的时候,它又是无比之大的,人生长于土地,世间元处不尘土,在红尘、尘世等词里,它指代的正是整个人间。生埃的极小与尘世的极大,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义项,完美地在一个字上交织融合,或许这正是汉字的奇妙之处。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