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律:不能自律,何以律人?

2017-08-01 22:16 生活·感悟 ⁄ 共 123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古代的音律有十二律,从低到高依次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的为阳,叫作六律,偶数的为阴,叫作六吕,合称为律吕。

这种高低不同的音是怎么分辨出来的呢?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将这十二个标准音叫作十二律。

有人说,甲骨文字形的律,是手拿着笔书写行文以示颁布的样子,最初的含义可能就是法律。不过根据近人的考证来看,律本义可能还就是音律。因为音律有高低的规定,可以作为调音或者定音的标准(用来校正乐音的工具就是律管),所以就具有了规范、标准之类的意思,也就引申为了法律、规律、历律、军队纪律等等意思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鞅变法之时,商鞅以《法经》为蓝本,制定了《秦律》,在历史上被称为“改法为律”。从此以后,便逐渐用律代替法来称呼成文法典,比如说秦律、汉律、唐律等等。这大概是因为,律较之法更有一层规范的意义在,《说文解字》说“律,均布也”,可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尔雅·释诂》又言“律,法也”,《管子》认为律可以“定分止争”。可见用律来代替法,更强调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因为律具有规范、标准之意,社会事务的很多方面就与律挂上了钩。比如说历法的制定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标准,古人会将十二个月与十二律相对应,可见其制定与音律有着莫大关系。

再比如军队纪律,在古代战争中会用音乐(击鼓、吹奏律管等)传递军事信息,统一指挥,比如“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令行禁止,因此音律就与军纪、军律相关联了。《周易》中说:“师出以律,否臧凶。”意思就是说出师征战要有纪律,没有纪律就会危险。对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可见古人也很早就意识到纪律的重要,认为军队的纪律对其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上都是律人。事实上,律己律身更为重要。在面对道德法律约束的时候,有他律,更要有自律。人们常说要严以律己,懂得自律,这都是在遵循法度之下自己对自己加以约束。自重,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警,也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孔子无疑是自律的,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教育弟子的话那么多,可回过头来看,都重在自我的努力和约束。因此,鲁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后,鲁哀公才会发出“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的感慨:失去了孔子,就失去了律己的榜样。

回到律的本义。音乐在古代尤其是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八音克谐是对人们音乐整体和谐的一个要求,但八音克谐首先得有一个前提,也就是统一的音律。《周礼》中说要“以律立钟之均”,古人认识到只有乐器具备了统一的音程音阶,才能一起合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所以才定下十二律,将乐音统一起来,也将音乐与宇宙天地相协调,其所包含的,恰恰是对和谐与美好的向往。

律,是音律,更是音律所呈现的标准与规范;是法纪,更是人人都应该对自己作出的约束。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