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古代美女,西施必列其中。“西施”自然不是其本名,据说她住在诸暨苎萝山,苎萝有东西二村,西施住在西边的村庄,故名西施。与之相对的,是住在东边的东施,也就是东施效颦的主人公。
初日东升,落日西沉。西,是日落的方向。此时此刻,倦鸟还巢,他们栖息于树上的小巢,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带出傍晚的氛围。远古的人们看到了,便画下一只鸟巢,代表着日落的方向;后来的人们又在鸟巢上加上了一只简化的鸟,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夕阳西下鸟栖息于巢的情景,来指代与日出的东方相对应的方向——西。
夕阳西下,人们总是特别思归。这大概就是“西”本身蕴涵的一种情感:太阳落山,是它回到了家休息;倦鸟还巢,是鸟儿飞累了回到巢中栖息。而人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作息时间或许在未来的岁月里有所改变,但却深刻地印刻在人们的心上——日暮西归,也该在这时候回家了。于是古往今来诗人们不断慨叹“日落应归去”、“乡心日落后”,就连江边码头的行人在日暮之时也因急着回家而争渡喧闹,“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
一说到“西”,就会想到《西游记》。《西游记》底本来源于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写玄奘西行所见所闻。西行途中或许多般险难,但在玄奘笔下更多的却是西域的多般风情。西域,是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汉代以前,人们认识西域,大多通过古代的历史和神话传说,在他们眼里,那一片土地是神奇的,充满着异兽奇珍,居住着神仙灵怪,那里有着昆仑山,山上住着西王母,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向西巡狩,就曾来到这里。而随着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真实面貌便慢慢展现在世人眼前,人们真正认识到地理上的西域究竟是怎么样的——它的确有着全新的物产,新颖的艺术,不同的宗教,不一样的传说,这些新奇与不同顺着丝绸之路,不断地传入中原,带动中原和西域文化乃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想到西域,又想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便是西域,与君离别,何日再相见?纸短情长,语老情深,千古绝调。此时此刻,诗人又该多么想念倦鸟居巢的“西”字本义啊。
“西”之一字,从字形上来说,印刻着归家的情感;从文化上来说,又连接着东西文化的交流。它以栖息的姿态,指向落日归处,也指向一种交流融合;指向开放与包容,也指向一种归家之思。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